拘那花简介
【出处】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【拼音名】Jū Nà Huā
【别名】九芎(《台湾府志》),苞饭花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九荆(《植物名汇》)。
【来源】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。
【原形态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2~8米;树皮白色。叶对生或近对生,上部的互生,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,长4~8厘米,宽2~4厘米,全缘。圆锥花序顶生,花序轴被微柔毛;花白色,直径约1厘米;花萼半球形,外面具10~12条稍微凸起的纵肋,无毛,顶端5~6浅裂;花瓣5~6,近圆形,呈皱缩状,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,基部具长爪;雄蕊多数,生于萼筒基部,通常外轮5枚较长;子房上位。蒴果近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4~5瓣裂,直径约7毫米。花期6~7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【性味】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花,味淡微苦。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拘那花的功效和作用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败毒,散瘀。
②《中国药用植物纲要》:根煎服治麻刺利亚(疟疾)。
拘那花的用途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“败毒,散瘀。”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“花:味淡,微苦,有清香。”
《台湾药用植物志》:“(台湾)根,治疟疾,取根煎水服。山胞治腹痛、中毒、毒蛇咬伤、创伤诸症。”
拘那花的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拘那花的病虫害防治
暂无
本文原创:多客蜂蜜网https://www.dancl.cn